laopoao 发表于 2022-4-6 20:33:20

分析基于精益方法优化影像科急诊病人检查流程


本项目旨在探索精益方法在优化影像科急诊病人检查流程的适用性,并确定该方法是解决流程中浪费的最有效技术。http://www.biglss.com/bps/组织流程咨询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http://www.biglss.com/skin/images/jingyizhizao-1.jpg



研究设计:

该项目选取了一家位于城市的大型研究型医院的急诊科为样本医院。该院急诊科是该市的一级创伤救治中心,每年接诊的急诊病人约11万人次,其中约1%的病人是通过救护车直接进入急诊,约26%的急诊病人转入住院部,接受住院服务。



项目改善对象:需要做影像平扫的急诊病人。



项目流程范围:从急诊医生开单到急诊病人影像检查完毕。



项目改善指标:急诊病人影像检查时间。



项目改善时间:201年8月至2021年月。



项目研究设计: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201年8月至201年11月为改善前,改善后研究期包括个阶段,分别是改善后个月(201年11月-2021年2月)、改善后6个月(2021年日至2021年8日)、改善后1年(2021年月-2021年月)。样本量分别为:12、1、25、52。



项目改善工具:现状价值流图、排队论。



改善措施:

急诊病人的一般就诊流程主要包括:患者到达和登记、速分诊、病情评估、诊断、治疗和处置。



患者在完成初步病情评估后,医生开单安排影像检查,然后工作人员把病人送到急诊科的影像检查区等候照片技师来做检查。



按照项目改善范围,从医生开单到检查完毕的现状价值流图共有6个工作节点,分别是:开检查单、检查预约、信息录入、核查信息、运送病人、技师检查。







图2急诊病人影像检查流程的现状价值流图



改善前,送病人到放科是完全随机的,且为单个到达,这个状态即所谓的“单服务台排队服务系统”。当供不应求时,“单服务台排队服务系统”就会显得非常脆弱。由于急诊病人到达率本身变化大,再加上病人需求、临床症状和医务人员服务模式的不同,影像检查顺序的变化就会非常大。



此外,“单服务台排队服务系统”是按照检查重要性和病情严重性来安排检查顺序的,例如做CT、MRI的病人优先或从急诊科重症室或监护室送过来病人优先(这类病人是ESI1级和2级的患者)。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患者做X线平片的服务容量,并增加了等待时间。



改善后,基于排队论的原理,将现状价值图中的个工作环节省去,将排队模式改为“多服务台排队系统”。就是把原来的分立的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组合为一个多服务台排队系统。



改善后有个服务台可同时处理检查队列,只要有可利用的服务台,先安排优先级高的患者进入队列,在还有剩余服务台的情况下,根据等待队列的优先顺序安排需要有其他类型服务的患者接受检查,这样急诊服务需求与服务容量可以保持较好的平衡。







图通过拉动缩短送检时间



改善效果:









图4可见,改善前,急诊患者影像检查流程的平均时间为287±42分钟,改善后个月的平均时间为24±分钟(95%CI),相比改善前缩短了44分钟;改善后6个月的平均时间为2±5分钟(95%CI);改善后1年的平均时间为21±1分钟(95%CI),相比改善前缩短了74分钟。



个不同阶段的改善前后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善一年后,急诊患者影像检查流程耗时减少了24%,即68分钟。按照该急诊科每月有约4200次普通胶片的工作量来算,每月急诊病人等待时间减少了476小时,即每年减少5712小时。

巩义汽车 发表于 2022-4-24 14:21:56

东方不败外加灭绝师太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析基于精益方法优化影像科急诊病人检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