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巩义市又有八个项目成功入选郑州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郑州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分别是包公传说、巩义石刻、木雕、小相凸凹锣戏、小相杖头木偶戏、曹慧贞剪纸、姚雨林剪纸、巩义丧葬习俗。
这八个项目共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五个类别。这些项目是在巩义市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下,经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积极认真地开展调研、普查,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本内容丰富的项目精心筛选后向郑州市组织申报。截至目前,巩义市共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个(小相狮舞),河南省级第二批非遗名录2个(洛神传说、河图洛书传说),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个(郑州市级第一批非遗名录4个:洛神传说、火烧秦桧传说、小相狮舞、常香玉豫剧唱腔艺术;郑州市级第二批非遗名录8个:慈云寺传说、孝义的传说、河图洛书传说、小相野菊花生产技艺、东庄秋千、河洛大鼓、巩义泥塑、巩义潜彩画。)
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巩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保护和参与意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巩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