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发生以来,巩义市夹津口镇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为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渠道、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夹津口镇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中,总有一个瘦小而忙碌的身影,她就是夹津口镇群众眼中的多面手—镇党政办主任李景红。 上传下达,她是“通讯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夹津口镇积极投入了防控战役,组织召开会议、制定预案、成立组织、宣传发动、入户摸排、定点隔离、全面消杀、设立卡点,第一时间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种“规定动作”。这些工作的完成与李景红同志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党政办作为全镇的中枢部门,担负着承上启下、统筹各方的重要作用,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各个部门、村(社区)运转顺利,李景红同志撇下2岁多的孩子,吃住在单位,带领党政办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积极应对,妥善处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及时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并第一时间传达到各村、各部门、各相关单位,确保了全镇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身为党政办主任,李景红同志在加强机关管控、每日两次检测体温、制作发放通行证、督促机关干部单独用餐、每日对机关公共区域及餐厅进行卫生消杀等工作中,都亲力亲为,面面俱到,有效保障了机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来临,她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奉献和汗水织就了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全面排查,她是“排头兵”。李景红同志身为一名包村干部,摸排返乡人员是防控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夹津口镇申沟村由于春节期间返乡人口多、人员混杂,且村民居住分散在村、镇、市等多个地方,摸排任务艰巨。李景红同志带领镇、村干部对全村759户2292人开展了两轮地毯式的排查,并亲自登记详细信息,做到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共排查出湖北地区(含途径)返巩人员13人,其他重点疫区返回人员3人,累计落实隔离措施22户31人,目前已解除隔离20户26人。 深入基层最前沿,她没有防护服,但有一张群众都熟悉的面孔,戴着普通口罩穿梭在申沟村的角角落落。 卡点值守,她是“守门员”。申沟村位于嵩山脚下,是公川、韵沟、卧龙的必经之道,卡点值守任务相对较重。内防扩散、外放输入,李景红同志紧扣联防联控的关键,在申沟村旅游路、村西设置卡点2个,每个卡点都按照有阻拦设施、有人员值守、有进出登记、有体温测量、有消毒消杀“五有”标准进行建设,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了无缝对接,采取出入卡、扫描登记、人工登记等人防技防相结合方式,确保不漏一车一人,有效保障了申沟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她没有请战书,却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群众守好最后一道门。 为民解难,她是“服务员”。申沟村19岁的武汉返乡隔离人员李某与奶奶相依为命,回家16天后出现咳嗽、发热症状,她一边做好李某的心理疏导工作,一边联系卫生院,紧急送到市医院进行化验,并持续不断与李某沟通联系,做好心理安慰和疏导工作,直至化验结果呈阴性。李某回到家中后,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办理解除手续时,李某才感激地说:“多亏有你,要不然我和奶奶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防疫期间,禁止群众不出门、不串门。期初,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她带领申沟村干部、党员和群众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夜间巡逻队”“生活采购队”“劝阻劝导队”“义务宣传队”,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各个环节、各个细节有人管、管得住、管得严、管得好,不留死角、不出问题。 非常时期,她第一时间悄悄捐款500元用于疫情防控。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温暖着群众,被群众称为贴心人。 在夹津口镇象李景红同志这样能打善战的基层干部还有很多,疫情防控中,她(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冲锋在前,不断开发自己的“未知技能”,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铜墙铁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供稿:夹津口镇人民政府 曹丽霞
|